[厚德学校王春晓名班主任工作室] 班主任经验交流(6):用心带班 潜心育人
2022-01-06 来自: 方城县厚德学校 浏览次数:128
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,良好班风的构成,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,文化素质的提高,班主任作用至关重要。当一个班主任容易,但当好一个班主任,管好一个班团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。自担任班主任以来,我忙碌着、紧张着,同时也充实着、欢乐着。今日本着学习的原则,借这次机会把自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,有不妥之处期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。我的工作原则简单用几个字来形容“三心二意一勤”。
一、“细心”去做好每一件事情
班主任要想管好一个班团体,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,以制度去管理学生外,要靠班主任去细心做好每一件事情。教师的思想、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尤其是班主任,影响更为直接。所以,班主任应当时时处处以身作则,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。这样,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,做起事来也得心应手。我觉得班主任想管好一个班级就应当细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,表里如一,言行一致;凡是要学生做到的,教师先做到。比如:要求学生不迟到,自我提前到位查迟到;要求学生课间捡地上的纸片,自我看到教室有纸也要捡,更不能一脚踏上去视而不见。这样才能用自身行为影响和感染学生,到达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的效果,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二、养“诚心”去捕捉每一颗心灵
作为一个班主任,要想管理好班级,就应当首先了解学生,做到心中有学生、心中想学生。注重诚心与学生谈心。学生有缺点,批评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,同时批评学生要因人而异,讲究时机、地点与方法,不夸大、不讽刺、不挖苦,要诚心诚意帮助学生改正缺点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要求,不光要从自我的角度去分析,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,多为学生出主意,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着想。要和学生平等相处,以诚相见,不要高高在上摆班主任的架子,当然也不能接触,要把握好与学生的度。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,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,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,要积极主动,诚心解决好。
三、用“爱心”去关爱每一位学生
班主任应当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,班主任在工作中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公正、平等,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真心实意,不要给学生一种“教师做个样貌”的感觉。平等能够营造融洽,爱心可使枯木复苏,耐心能够修好“破罐”。班主任虽然不可能将自我的精力在同一时期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,但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全体学生,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,就能够发现学生身上潜藏的智慧和创造力,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。
四、“有意”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
1、慧眼识人,在班集体中树立好小助手的形象
怎样才能发现人才呢?只靠平时的观察肯定不够,又加上学生的可塑性很大,他们潜在的才能和特性平时不能展示,班主任老师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集体活动,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,让学生充分表现。例如:自荐做班干部。
班主任也应注意加强引导,抓住时机地对班干部的能力予以公开肯定,对班干部在集体中作出的贡献给予大力的表扬,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。班干部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信心和威信的树立。因而,在培养小助手的过程当中,时刻注意提醒他们注意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。
2、要帮助小助手开展工作,明确其任务与职责
班主任在发现人才,确定班干部以后,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,要求班干部有明确分工,各负其责,做到班内各项工作有人管,每名班干部有事做。在没有老师的看管下,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珍惜时间,整个教室嘈杂一片。
这样,如何抓好老师不在的时间,就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。比如,让班干部在黑板上写清楚人物,把积极学习的同学的名字及时公布到黑板上,把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也公布到黑板上起督促作用。
例如,指导小助手帮扶后进生:将1个后进生和1个小助手配搭在一起,使他们座位相邻,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。
还给小助手规定三条任务:
①帮助后进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;
②督促后进生按时完成作业;
③给后进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。
同时给后进生也规定了三条要求:
①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优等生请教;
②要自觉地接受小助手的监督;
③小助手介绍的学习方法要认真地做好笔记并在学习中实施。
在小助手的督促之下,后进生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了,每次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了。满腔的热情,无尽的爱心,有效的方法,班级后进生大大减少。
3、大胆放手,严格管理
班主任要充分信任班干部,不要怀疑孩子的能力,只要放手让他们大胆的干,做错了,及时勉励他们,帮他们分析,找到解决办法;做对了,在班上大加表扬。敢于放手,大胆使用,把他们推到工作上去,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。如元旦文艺汇演,让班干部找节目,选演员,排节目。
这样首先培养了班干部的自治自理能力,使他们终生受益。班级活动自己搞,墙报板报自己办,班级纪律自己管,班风学风自己创,班干部确实起到了“小老师”的作用。
其次使班主任能够更快捷地掌握班级动态。班主任固然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情况,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,不可能对班级各方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,尤其是对学生在课外的表现更难洞察。培养了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之后,班主任就能通过听汇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把一些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。如班长每周都会上交班级本周表现好的和不好的地方的记录本,及时查漏补缺。
4、经常引导,提高认识
学生的岗位都确定之后,班主任绝不是撒手不管了。相反更要耐心地培养他们,想方设法搭建平台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岗位一一交代工作要领,明确自己的职责。因此每周要求每位干部总结自己的工作,找出存在的问题。在倾听他们的汇报和反思中,教师侧重表扬,给予指导。
学生们一当上干部,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——“我是管别人的人”,于是便指手画脚,一味行使“管”别人的职责,滋生“特权”思想,放松对自己的要求。这就需要班主任经常做好思想疏导工作,让每位干部能严于律已,树立高度责任心,引导他们要有团结合作,严于律己的精神。
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处理好一些关系。比如,学习与工作的关系。教育班干部除了积极工作外还要合理安排工作,争当学习的模范。对孩子而言,虽然有时老师说的话孩子们像领圣旨一样,但是孩子们干的高兴。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,有时让他们到办公室拿支笔,送个作业本,他们都会感到很荣幸。所以,本学期开学的第一个班会课,我就和孩子们商量着,让班里的每个人都有事可做,都是班里的班干部。班会课之后,每个孩子各负其责,班长负责整体工作,副班长负责卫生,课代表认真收交作业,小组长仔细检查作业,图书有人管理了,花有人浇了,桌椅板凳摆放整齐了......